2022年04月28日 | 来源:公众号:马陆城事
人报观察上海讯(通讯员:祁奥林)日前,核酸采样相关工作者招募信息发布,许多有医疗从业背景的居民积极报名、主动请缨,经过前期培训、统一调配,成为核酸采样志愿者,配合专业医护人员共同进行采样工作,在全镇多个检测点位都有他们的身影。
看似简单的咽拭子采样工作,实际上是与病毒面对面的“交锋”。家住新城馥华里的武瑞玲有着6年医护工作经验,如今是一名幼儿园保健医生,看到招募信息后,她第一时间报名,加入采样志愿者队伍,经过培训后在自己的小区里原地“上岗”,从一名普通居民成为了首批核酸采样志愿者。
第一天到岗前,她定了好几个闹钟,“5点、5点半、6点……就怕自己耽误了采样进度,还是挺紧张的。”早上七点,武瑞玲穿戴好全套防护用品正式上岗,和援沪医生一起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。前期,镇卫生院就个人防护、实施采样、消杀卫生等开展详细线上培训,她在实际采样工作中也时刻注意,每完成一个步骤,就要进行规范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,“防护、消杀要做到位,这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居民群众的保护。”
“小嘴巴张大,能吞下一头大象,阿姨给你尝个‘甜的’。”有时遇到小朋友不愿配合,武瑞玲就会用自己温柔风趣的方式“引诱”他们乖乖张大嘴,便于顺利采样。仿佛回归到了本职工作中的幼儿晨检环节。她表示,成为采样志愿者后,越发体会到一线抗疫工作者的不易,“群里经常凌晨两三点还在沟通工作,大家都很辛苦,这是我作为普通居民时看不到的一面。”
武瑞玲告诉记者,一年级的女儿学会了自己上传网课作业,自豪地告诉同学:“我妈妈也是‘大白医生’”。丈夫是一名消防员,作为党员也一直在一线坚守。“家人都很支持我,虽然离开了专业岗位这么久,还是能以一技之长发挥‘余热’,感觉很自豪。”
樊家村的王敏蕾是南翔医院的一名医生,也报名成为了核酸采样志愿者的一员。采样现场,只见她动作轻柔灵巧,将手中棉签在居民咽、扁桃体擦拭几下,迅速将样本放入采样管中,折断棉签、盖好封存,相同的动作不断重复,最多时她一个人为1000多位居民进行采样。结束了一天的采样工作,摘下口罩和护目镜时,脸上印着一圈圈的勒痕。“棉签在被采集者两侧咽扁桃体来回擦拭至少3次,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。”王敏蕾表示。居民赵女士说,采样志愿者的操作规范,和前几天感觉差别不大。
嘉新小区居民李燕也有着多年医护工作经历,自疫情发生以来,她就自告奋勇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中,帮忙分发物资、维持秩序,这次招募采样志愿者,她主动请缨,发挥专业特长。上岗的第一天,她从早上忙到下午3点半顾不上休息,采样工作结束后,她匆匆吃了几口饭,便开始辅导正在上二年级的孩子完成作业。“这些采样志愿者应招募而来。克服了家庭的困难,很感谢他们。”居委工作人员说。李燕表示,接下去他们还将继续24小时待命,随时接受统一调配,参加核酸采样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