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首页>>汽车与旅游

乡村旅游我示范 余庆满满东积善

2022年05月16日   |   来源:人报观察

1.jpg

人报观察河南讯(关虎成  牛建军)近几年来,东积善村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,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,坚持生产、生活、生态民生三要素同步改善,农业、 文化、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,创建河南省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取得明显成效,打造了安阳乡村旅游“助力乡村振兴,促进共同富裕”的“东积善模式”。

东积善村位于铜冶镇北 4 公里,西临省道221 大白线,北临河北省磁县岗子窑村,东临伦掌镇西柏涧村,河南河北两省交界处,交通十分便利。

村庄总面积 2200 亩,耕地面积 1450 亩,全村 838 户,3026 人,分为 5 个村民小组。村两委干部 9 人,有30 名村民代表,村党支部下设 5 个党小组,有 72 名党员。在河南省A级乡村旅游创建工作中,大力弘扬“善”文化,“孝道”文化,积善之家,余庆满满。

3.jpg

一、加强基层组织,提升带动能力

东积善村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“红色引擎”,通过支部形象的树立,提升干部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热情,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,提高整体工作质量;通过党员形象的树立,使每个党员呈现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,时时事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;通过辖区形象的树立,提升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,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。     

为提高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,投资20万元对村委会进行扩建改造,村委会大院由原来的200平方米扩大到1200平方米,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00平方米扩大到600平方米。党员活动室进行升级改造,设有党员学习室、活动室、图书阅览室等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坚持以党支部“强”起来、开展活动“新”起来、党员同志“动”起来、党建工作“实”起来为目标,把工作落实到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,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”上来。支部书记冯广涛,2016年7.19洪灾当天,临危受命,被镇党委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。他胸襟宽广,思路清晰,有经济头脑,敢想敢干,办事公道正派,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,在两委班子中发挥了主心骨、领头雁的作用。

创建工作中,村两委干部做到四个“坚持”。坚持周一集中办公制度,认真记录台账;坚持全面落实便民服务措施,公开干部值班表;坚持落实“四议两公开一评议”工作制度,办事程序公开透明;坚持党员组织生活考勤制度,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、制度化。

4.jpg

二、开发旅游资源,加快产业发展     

发展才是硬道理。村两委根据本村实际,以不破不立的胆魄,以壮士断臂的勇气,投资1000余万元,对大白线路东的10余处老旧商铺进行拆除改造,建成了一座面积6600平米的现代化商贸城,商铺向外出租,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0余万元。游客可以到商贸城游览、购买当地的土特产品。

在农业上,主推“循环农业、科技农业、创意农业、休闲农业”,全面实现从经营形态、从业主体、农业服务、产业经济等领域的转型升级。经过调整,将村北 400 余亩农田,开发建成苹果、蜜桃、黄梨、草莓、樱桃等五大采摘园区,供游客进行农耕体验和果品采摘。

投资1000余万元,修建大型水上生态游乐园。将原来村里的一条臭河沟、垃圾坑进行规划治理,变废为宝。水上生态游乐园贯通村东西,长1800米,占地220亩。水系上建3个水库,水系四周建有凉亭和人行步道,水面上建有小桥流水和两个水上乐园。水上乐园有游船、蹦床及多种娱乐设施。水库里养有鹅、鸭、鱼。游乐园建成后,周围十里八乡来这里游玩的人络绎不绝。

5.jpg

三、改善村容村貌,提供良好环境

东积善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急群众所急、想群众所想,把改善农村面貌,建设美丽富饶乡村,为游客提供良好环境作为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工作的突破口。道路是衡量一个村环境好坏的窗口。东积善村把修路放在首位,村内村外交通便捷畅通,路线设计合理。投资100多万元,在村内建设中字形主干道,路宽6 至 9 米。路面下建有高标准下水道,宽2米,深2.5米,从根本上解决村内排水问题。

东积善村把绿化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,常抓不懈。绿化与当地的地形地貌、村庄空间形态、建筑住宅相协调,合理布局。既讲经济性,又保持景观多样性,安排不同体量、不同色彩、不同观赏特点的花草树木植物,使之与其他景观要素有机结合,形成自然生态景观。

绿化布局,公共绿化主要是利苑、豫苑、中嘉业广场、锦绣园、活动广场、休闲园区等;路旁绿化,种植高大乔木,与建筑空间疏密有致,相互衬托,保证不妨得路面交通;水旁绿化,结合亲水设施安排,植物品种以银杏、海棠、红头石楠、木瓜、玉兰、樱花、造型油松为主,形成以水为特色的植物景观;住宅旁绿化,充分利用建筑空间,以小尺度绿化景观为主,见缝插绿,不留裸土,家庭绿化与公共绿化相互渗透,不断改善村民居住环境。

2017 年至今,先后投资 30 万元对全村干道进行了绿化,安装路灯 400 余盏,并对道路两侧 2 万平米墙面进行了粉刷;投资 10 余万元,对村庄残垣断壁进行了修复;投资 50 万元修建三座高标准公厕,完成 600 多户厕所改造。     

村内垃圾实行分类管理,垃圾箱布局合理,造型美观,与环境相协调。村内垃圾,有专职卫生保洁人员负责打扫,每天早、晚定时收集清运。保证房前屋后整洁,无污水溢流,无散落垃圾。合理规划土地, 投资建设了铜冶镇第一个村级龙翔嘉园住宅小区 , 共建11栋楼房,满足 290 户无房户的住房需求。小区建成后,积极改善村民生活条件,开通暖气、天然气,全力推进“双替代”工作,2018年在全市率先实现“散煤清零”。

6.jpg

四、实施综合治理,提升乡风文明    

积善村以积“善”为名,传承“善”文化,弘扬古文明。基础厚重,民风淳朴。该村注重精神文明建设,结合实际,修订完善村规民约,在全村树立典型,向先进学习。教育和引导村民勤俭节约、向上向善、孝老爱幼、重义守信。

东积善村村落建筑富有地方特点和乡土特色,对村内的古建筑、古文物等进行整修和保护,使建筑外观与整体环境相协调;对民间艺术进行挖掘和搜集;村庄入口牌坊主题形象鲜明,辨识度高。村内无乱贴乱画乱刻现象,宣传栏、广告牌设置规范,整洁有序;村内给排水、电力、通讯管道等杆线序化,无私拉乱接现象。

东积善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倡导文明旅游、节约粮食和绿色消费,无传播封建迷信,无庸俗、低俗、媚俗现象。村民热情好客,民风淳朴,与旅游者友好和睦相处,

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,在文化大舞台进行文艺汇演,举行广场舞大赛,重阳节召开尊老敬老座谈会、好媳妇好公婆评选会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、家庭美德、村民品德建设,改善村民的精神风貌,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。

投资 30 余万建立的东积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集村史馆、农家书屋、书画室、志愿者服务站、宣传教育室于一体,持续开展“乡风文明大讲堂”活动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,增强文明实践的时效性和感染力。

在中心大街投资 20 余万元,打造了一条以党建、新农村建设、全民健身、尊老爱幼为宣传主题的文化长廊,绘制宣传版画百余幅。

在村东建设文化体育健身广场。配有标准化篮球场、羽毛球场、健身步道。党建广场配有大型电子显示屏,墙上绘有党建宣传画,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新闻。党建文化广场与健身广场相连,环境优美,整洁卫生。让村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,还能了解国家政策、党建知识,满足精神文化需求。傍晚和节假日,来此散步、健身、跳广场舞、休闲娱乐的人非常多,已成为铜冶镇周边人们游玩的好去处。

7.jpg

五、夯实基础设施,强化公共服务

东积善村坚持生态多样性保护原则、减量化原则、再利用原则、循环经济原则。制定科学的资源开发保护措施,高效率利用资源,减少废弃物,保持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当地生物的多样性、丰富性。

严格控制水体资源沿岸的生活、生产污水直接排放,污水排放需达到相关标准及要求;旅游度假区和居民点的污水需经过处理进行排放,不得将固体垃圾向水体中倾倒,必须按照规定进行集中处理。所有旅游景区内的水面娱乐设施及其他开放性水体资源的开发,均采用生态型动力能源,并且必须具有污水处理、垃圾处理功能。

制定了乡村旅游发展规章制度和公众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,配备了专业的运营团体,主体明确。村内设有村民和游客意见箱、监督投诉电话等,多种渠道监督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建设。

建有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,设有避灾场所和必要应急物资。安全消防设施齐备,并配有相应的安保人员。食品安全、消防安全、环境保护、气象灾害防御、疫情防控等风险管理制度完善。

建有花园凉亭、花园长椅、水上划船、儿童游乐等多项休憩设施;旅游节庆活动等制定有安全监管措施。

建立智慧化场景,具有乡村旅游全数据信息采集功能,有专人负责数据采集与运维工作。乡村旅游经营者能够及时提供实时信息推送、在线预订、网上支付等服务,并建有互联网、自媒体等多种营销方式。

2.jpg

六、转变思想观念,旅游成效凸显

东积善村与周边旅游村落、当代愚公杨皂纪念馆、马氏庄园、珍珠泉景区、人工天河跃进渠分水闸纪念馆、漳河大峡谷国家湿地公园形成了联动旅游的发展格局,带动周边村民就业,增加收入,提高生活质量。

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,东积善村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,法治观念日益提升,服务理念逐渐形成。乡村旅游工作,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,村民对乡村旅游业的满意度越来越高。过去是“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”,现在是“创建旅游示范村,人人肩上有责任。添砖加瓦多奉献,要做形象代言人。”

东积善村独特的自然景观、多彩的水上游乐园、休闲的田园风光、瓜果飘香的采摘园、别具特色的乡村美食、土特产品等,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亲睐。

据统计 ,在东积善村水上游船、儿童游乐场,农业观光园、采摘园,商贸城、生活超市,民俗餐饮、住宿等旅游项目经营的农户逐年增多,来自旅游产业的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 32%,村集体旅游业年收入达 30 万元,占全村总收入的 30% 以上。

2019 年共接待游客8 万人次,年收入180 万元;2020 年接待游客 12 万人次,旅游收入220 万元;2021 年旅游人数达到 16 万人次,旅游收入达到 280 万元。乡村旅游经营户数占本村居民总户数的 9.3%,就业人数占本村就业人口 的76.8%。

“奋斗创造历史,实干成就未来”。近年来,东积善村先后获得国家级森林乡村、中国美丽乡村,全省“五个好”村党支部、先进基层党组织、五星级先进基层党组织、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,安阳市文明村,殷都区先进代表联络站、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。

东积善村决心以创建省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为契机,抢抓机遇,趁势而上,克难攻坚,创新发展,努力把东积善村打造成为“环境美、乡风美、产业美、风景美” 的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典范,使之成为豫北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,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农村现代版“富春山居图”。

(责编:)